第190章 天策上将不发威?_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
笔趣阁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190章 天策上将不发威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0章 天策上将不发威?

  内苑中,李世民看着那低头的薛礼,很快便醒悟过来。

  这薛礼才不过年十六岁而已,如何来的表字?

  王公和皇家倒是有成年之前取表字的传统,但想这薛礼生父在其幼时便已去世。

  如此家道中落的情况下自是缺人照拂,成年前的表字既无来源也无必要。

  这样一看,这薛仁贵在遇到朕之前,也殊为不易啊,堂堂神将,都被生活迫使的去研究风水之去了。

  但如今,朕不仅要让其专注军阵,还要文武双全!

  什么风水之的,一定要离得远远的!

  李世民的这番心理活动自然是无人知晓的。

  因而此刻内苑陷入了诡异的沉默。

  薛礼低着脑袋还在沉思这仁贵怎么不吱声?他还想看看其箭法呢。

  然后便感觉到那黄门在扯自己衣服:

  “薛郎君,陛下唤你呢,为何不答?”

  内院的近侍们此刻都恨不得以身作答,怎么自己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呢?

  陛下的箭法还需要怀疑?美言两句,哄得陛下开心,前途不就来了吗?

  薛礼此刻心中那真是震了又震,陛下?他这么简单就见到了皇帝?那位秦王李世民?

  随后也没太多犹豫,薛礼老老实实拱手道:

  “陛下,民姓薛名礼,未知仁贵之名。”

  李世民的应对简简单单:

  “人重仁,方显贵于禽兽,方有礼。”

  “既以礼为名,当知仁之贵,特赐你表字曰仁贵。”

  这次不用黄门提醒,薛仁贵拱手谢恩,皇帝赐表字确实并非一般人能享受到的。

  薛仁贵心中疑惑重重,但没想到李世民的再度问出了那句话:

  “仁贵以为,这箭法如何?”

  让众人想不到的是,面对这个简简单单的问题,薛仁贵拱手通禀,得到允许后上前摸了摸盾牌,拔下箭支掂量了一下,甚至还上前摸了摸李世民的强弓,随后才回答道:

  “甚强。”

  “民亦可。”

  周围的近侍霎时间都感觉自己有怀才不遇之福

  陛下为何不问我等?

  百步穿杨,百发百中,弦无虚发,矢出必中这些词儿早就在心里打转了。

  纪昌、养由基、长孙晟、李广等等用来拉踩的神射手的名字也都熟的不能再熟了。

  这刚被赐了表字的薛仁贵就是这么给陛下添堵的?

  结果他们看到陛下大笑着将那把宝弓递了过去:

  “仁贵且来试试。”

  薛仁贵舔了舔嘴唇,胡乱拱了拱手谢恩,便迫不及待接过宝弓。

  旁边放着装箭矢的福禄壶,箭头外露,锋矢皆寒光逼人。

  薛仁贵更是满意,信手一抄便捻出来一支箭矢,弯弓搭箭一气呵成,然后只需一眼,箭如霹雳,如李世民那般,箭支大半皆没入盾牌,尤胜李世民那一箭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,李世民还以严厉的眼光逼退了隐隐呈包围状的金吾卫们。

  看他们手都搭在腰间的仪刀上的架势,多半只需大唐皇帝一声令下,就能群起而攻将这个大胆狂徒剁成肉泥。

  以眼神令金吾卫们退回之后,李世民看着薛仁贵面有得色,不禁有点失笑。

  果然还是少年心态,稍微有所得,便恨不得展示给所有人。

  不过这种心态摧残起来才更好玩儿。

  于是李世民当即下令:

  “取朕的策上将弓箭来。”

  最终出现在薛仁贵面前的是一套巨大的弓箭,比刚才所用的宝弓大了至少三成。

  箭矢也同样,更粗更长,尾有四羽,每支箭上还影策上将”四个漆字。

  真是威风!薛仁贵心中赞叹。

  这次李世民反而彬彬有礼站在一旁,示意薛仁贵尽可放手施为。

 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几乎是迫不及待拿起了这把巨弓。

  而一上手便发现其中不易,弓身巨大,因此发力还需自己摸索,弓和箭都更巨大,带来了更重的重量。

  咬着牙拼尽全力拉开,勉力瞄准,最终松手后薛仁贵踉跄了一下,然后赶忙抬头,便看到那支巨箭已洞穿了那个盾牌。

  “还不错。”

  “去朕甚远。”

  李世民仿薛仁贵的评价,重新还了回去。

  面对年轻人不服气的表情,大唐皇帝哈哈一笑接过巨弓,然后示意金吾卫取三盾相叠,放在薛仁贵射穿的盾牌后方十步处。

  熟稔的趁腰开弓,巨箭化流星,轻易贯穿了三层盾牌,并趋势不减钉在了后面的墙上。

  薛仁贵张大了嘴巴。

  此时的李世民显得轻松写意:

  “朕讨刘黑闼时,其帐下有一突厥将甚猛,于肥乡交击时,此突将欺身直入,朕以此弓箭,一矢灭担

  “突厥贼獠应弦而毙,被此矢洞身而透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